找到相关内容755篇,用时14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唐代佛教庶民化问题初探

    三教的关系、寺院经济、各宗派思想的演变及代表人物等问题的研究。对唐代佛教信仰问题的探讨已经起步,但也只著眼于士大夫的信仰。对于佛教发展的深厚基础——庶民信仰问题则缺乏深入的探讨。事实上,无论是佛教...

    侯旭东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100262524.html
  • 怎样解读《心经》

    ”。故知,修心经的人之起步点是已明明白白的见月了,否则这个心经对你没用。  《心经》的第一句是说:修佛打坐的这位菩萨,你好好看看,你的那个自,即那轮圆月还在不在?若在则可行深般若。  修至月在则叫明,...

    妙航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114062569.html
  • 长乐佛教

    落实政策的工作阻力很大。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,当中国佛教正在复苏中试探着起步时,福州鼓山涌泉寺、象峰崇福寺率先办起僧伽培训班,长乐立即选派人员进班学习。为维护佛教界合法权益,1983年长乐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511162961.html
  • 唐五代湖南地区禅宗的兴起

      唐五代湖南地区禅宗的兴起  [日本] 铃木哲雄  内容提要 南岳的石头和江西的马祖时代,是南宗禅的开拓时期,此期南宗禅开始传入湖南,从只有十余信徒起步,艰难开山,逐渐发展,在长沙、衡州和沣州建立据点。此后,禅宗逐步从山岳走向城市,故以长沙为中心广泛扩张,分别形成各个禅宗据点,可以说这是奠定禅宗基础的时期。通过排比考订各种僧史记载,可以勾画出这两个时期湖南禅宗的发展面貌,并论述各山各寺宗师...

    [日本] 铃木哲雄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592763125.html
  • 克孜尔石窟考察与研究世纪回眸

    。先后有俄国、日本、德国、英国和法国等探险队考察过克孜尔石窟。就考察与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而言,以德国学者的工作最为突出,成果最多。   50年代,中国对包括克孜尔石窟在内的龟兹佛教艺术的研究开始起步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011863168.html
  • 大乘禅法的修证原理——《永嘉证道歌》大意

    这个法,你就会用。但是这个也有层次的,第一个层次是在意识上,你念佛要是念的一心不乱了,就是说你念的不再有妄想了,那下一步的功夫怎么做?下一个跟禅宗的参禅会入同一个层次。参禅的起步比较高,所以参禅的人要...

    达照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112963447.html
  • 禅与园林风格的演变(1)

    。  达摩虽非后世禅宗的真正“初祖”,然而他所传的禅法已向着中国文化所需要、所可以接纳的那个方向起步了。表现之一是其不拘于经文言教,重在悟宗(自觉圣智的自证);禅宗后来的“不立文字”、 “教外别传”是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05464016.html
  • 20世纪的求法新潮与密教热

    宗派,密宗在经典、理论、人才、寺庙等各方面还停留在起步阶段,既未能完全移植活日本、西藏的某一教派,也未能建设成功当年太虚等人所规划的‘中国密宗’。密宗在汉地的前景如何?成功适应汉土文化的‘中国密宗’...

    陈兵、邓子美 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42264226.html
  • 关于敦煌本《坛经》

    敦煌本《坛经》的研究,现在可以说刚刚起步。可以研究的问题还相当多。比如说,周绍良先生提出:敦煌本《坛经》实际就是慧能最初的原本。这个观点是否可以成立?就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大问题。比如说,现在的整理本虽然...

    方广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40364739.html
  • 从现象还原法试探“五重唯识观”的哲学意涵(上)

    [113] 历程的起步点。若以根本佛教“四谛”来定位之,虽浅涉“道谛”(“遣相证性”),但主属苦、集二谛,依《成唯识论》卷十,凡“有漏识上所变现者,同能变识皆是有漏,纯从有漏因缘所生,是苦、集摄,非...

    刘宇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63665974.html